首页 > 最新动态 > 十五运会闭幕式系列解密一 | 1600㎡“纸舞台”如何灵动“起舞”?
最新动态
十五运会闭幕式系列解密一 | 1600㎡“纸舞台”如何灵动“起舞”?
2025-11-243

当悬浮水面的“纸舞台”随旋律舒展翻卷,当光影交织的矩阵台变幻出不同的形态,当灵动翻板起舞、舞台瞬间隐入碧波……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式,通过科技赋能艺术,将艺术创意与高科技舞台技术完美融合,创新打造出一幅“城市全景盛典”,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空灵浪漫、震撼人心的文化体育盛宴。

图片

“纸舞台”是十五运会闭幕式上最为核心、最具创意,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非标定制化舞台设备。这个由明和集团·北特圣迪匠心打造的“纸舞台”,既是对我国户外大型舞台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次成功验证,更是顶尖舞台科技的集中展示。

图片

图片图片

当一张“白纸”缓缓破水而出,随演出节奏时而舒展悬浮,时而沿对角线翻卷出弧度,与远处的“湾区之光”摩天轮、城市天际线构成了一幅绝美画卷。这个看似灵动、轻盈的视觉核心,实则是集多项创新于一体的“科技狠角色”。

图片



结构组成与功能定位

“纸舞台”位于深圳前海欢乐剧场3790平方米滨海舞台的中心区域,台面为40米×40米的正方形结构,由纸形结构、驱动系统、支撑系统、控制系统及配件等部分组成。舞台的一角还并排布置3块尺寸为15米×4米、最大翻起角度达70°的巨型薄型翻板。

图片

作为闭幕式的核心表演载体,“纸舞台”承担着节目叙事与场景切换的关键功能。一方面,通过台面对角线上10米高的大卷角与4米高的小卷角的同步翻转,可以模拟出纸张柔性卷曲的逼真效果;同时,通过升降运动和精准控制,能实现水下隐藏、水面悬浮、浅水支撑等多场景切换,配合舞台翻板的随意组合和创意影像的虚实结合,可以为演员提供多元化表演空间,从而为演出提供无限可能。

图片

关键技术指标:

台面尺寸:40米 ×40米,总面积达1600平方米;

结构厚度:含驱动系统总厚度≤500毫米,实现超薄 “纸张”的视觉效果;

动态性能:对角线大角翻起高度约10米,小角翻起高度约 4米,30秒内完成柔性卷曲动作;

切换能力:30秒内可完全沉入水下 ,实现干式、浅水、深水模式自由切换;

防护标准:耐受海边高盐、高湿、6级大风环境,可长期运行。



攻克四大难关

“纸舞台”的诞生,并非一蹴而就。从导演组“一张纸从海上升起”的抽象概念,到闭幕式上的完美呈现,明和集团·北特圣迪团队攻克了研发设计、加工制造、安装调试等环节的重重难题,完成了一系列创新和突破,最终成功施展“造纸术”,将“纸舞台”这一天马行空的创意照进了现实。

图片图片

01
 驱动及支撑结构如何藏于超薄台体?

导演组明确要求,“纸舞台”需像真纸般轻盈灵动,台体整体厚度不得超过500毫米,所有驱动、支撑结构必须完全隐藏,且卷角卷起后外表顺滑无外露支撑。这意味着,要将数量庞大的支撑结构和驱动系统集成在不足半米的狭小空间内,可谓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。对于外观设计的极致要求,无疑给机械结构设计提出了极高挑战。

为了突破这一技术难关,明和集团·北特圣迪的设计团队历经多轮方案优化迭代,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及有限元技术优化设计,最终创新地采用了“嵌入式隐藏驱动架构”,将多组定制液压油缸布置于主桁架内部,通过油缸组合运动驱动舞台卷曲。当卷角和翻板都在零位时,整个舞台从观众视角看,表面顺滑无迹,完美呈现了“一张纸”的纯粹质感。

图片


02
多点同步控制难题如何解决?

“纸舞台”的核心视觉效果——10米大卷角与4米小卷角的同步翻卷,对控制精度提出了苛刻要求。更具挑战的是,组成40米×40米主表演区的两个升降台,因海岸基坑深度限制采用了不同的驱动方式:1号台用卷扬机+钢丝绳提升,2号台用液压举升,两种系统的机械特性与响应速度存在显著差异。针对这一难题,技术团队研发液压伺服控制技术与动态补偿算法,精确控制油缸的行程及速度,解决了超大升降平台的多点同步控制难题,同步误差≤5毫米。


03
滨海极端环境如何适应?

作为长期运营的户外水上舞台,“纸舞台”位于前海湾畔。高盐、高湿、大风的滨海环境,极易影响设备的功能性、稳定性和可靠性。同时,要满足长期运营的需要,设备的防腐、结构强度及风阻等问题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。为了克服恶劣环境对设备性能及耐用性造成的不利影响,明和集团·北特圣迪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手段。

在水下驱动部件上,采用了不锈钢、镀锌、喷塑、镀铬等多种防腐工艺,对于水下结构采用了针对性的水下涂装方案,有效保护结构长时间防腐效果。

在结构设计上,利用仿真模拟和有限元计算,对主要承力结构进行了全方位、全工况条件的设计计算,确保了主结构的强度、刚度、稳定性全部满足要求。

在包覆材料上,表演翻板、卷角等部件的表面选用穿孔钢板与透水地胶。这些创新性材料的使用,既能满足升降台出入水面的透水性要求,还能减少升降台升起、卷角卷起、翻板翻起时的风阻影响,确保了设备的稳定运行。

图片


04
极限工期压力如何化解?

“纸舞台”是十五运会闭幕式上最为核心、最具创意,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非标定制化舞台设备。鉴于其非标研发属性,团队必须对设备进行全要素工厂试验,用1:1模型验证其动作原理及呈现效果。

但因为工期限制,大卷角、升降母台等关键部件的加工、安装、调试仅有2个月的时间,其中还包含春节长假与梅雨季节。为快速响应创意需求,北特圣迪与明和团队高效协同,与导演组密切沟通,1个月内完成了卷角从方案到深化的全部设计图纸,15天内完成了投产试制,15天完成了安装调试全部工作。

在工厂内,团队搭建1:1土建水池,模拟现场水环境开展测试。面对梅雨季节的连续降雨,施工队冒雨奋战,24小时两班倒推进安装调试。最终,项目如期顺利通过了深圳市领导与导演组的阶段性验收,用极致效率创造了舞台机械研发的“北特速度”。

图片

从“双奥”舞台的技术积淀,到十五运会闭幕式上“纸舞台”的创新突破,明和集团·北特圣迪用硬核技术证明:舞台机械从来不是简单的设备载体,而是能与艺术、自然、城市共生的“共创者”。“纸舞台”的成功,不仅为十五运会闭幕式画上了完美句点,更为中国大型户外演艺项目的技术创新树立了新的标杆。

*部分图片来源于深圳工务署

图片




图片

图文来源 | 明和集团

主编 | 

编辑 | 曼、李晓开

邮箱 | cetamag@163.com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